白血病患者日常复查与自我管理指南
白血病作为一种复杂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,其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在完成初始治疗(如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)后,日常复查就成为了监测病情变化、评估治疗效果、预防复发以及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关键环节。科学、规范地进行复查,并做好自我管理,对于提高患者
白血病作为一种复杂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,其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在完成初始治疗(如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)后,日常复查就成为了监测病情变化、评估治疗效果、预防复发以及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关键环节。科学、规范地进行复查,并做好自我管理,对于提高患者
今天是国际慢粒日,今年的主题为:公平在行动,不让任何CML患者掉队。2008年起,世界将每年9月22日定为“国际慢粒日”,象征“9·22”染色体易位,旨在提升公众认知、推动规范诊疗、呼吁药物可及。随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靶向治疗普及,慢粒已从“不治之症”
2025年,药明康德迎来创立2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。值此契机,我们向所有与我们共同书写产业变革篇章的科学家、医药人和投资者致以衷心感谢与诚挚敬意,也特别推出“致敬时代”系列,回顾全球同仁如何借助科学与合作的力量,不断拓展治疗边界、改善患者命运。
白血病作为一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,长期以来被公众视为“不治之症”。但随着血液肿瘤诊疗技术的进步,尤其是靶向药物、免疫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,部分白血病亚型已实现“临床治愈”——即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后,疾病持续缓解5年以上且无复发迹象,生活质量与健康人群无显著
白血病并非 “绝症”,其治愈率需结合具体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判断,其中部分类型治愈率确实可达 90% 以上,但也有类型需长期规范管理以控制病情。
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,曾经 CML 患者预后不佳,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靶向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,TKI 药物能精准打击 CML 的致病基因 BCR-ABL,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过去的 3 年延长至接近常人寿命,只要患者坚持用药并定期
在血液科领域,随着靶向药物、免疫治疗、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技术的突破,部分血液病的治疗效果已实现质的飞跃,不仅 5 年生存率大幅提升,更能达到 “功能性治愈”!
2025年9月4日是第六个“世界白血病日”(World Leukemia Day)。该纪念日于2020年由急性白血病倡导者网络(Acute Leukemia Advocates Network)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倡导者网络(CLL Advocates Net
白血病治疗后,血象回升是治疗有效的重要信号,但绝不意味着 “治愈” 或 “高枕无忧”。临床中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 “隐形复发” —— 即血象看似正常,但体内已存在残留白血病细胞,若未及时发现和干预,可能进展为显性复发。
一部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,让“慢性髓细胞白血病”(CML,也称慢粒白血病)进入公众视野。与片中描绘的无药可用困境不同,现实中,创新药物不断涌现,CML的诊疗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——曾经的“血癌”阴影逐渐褪去,正迈向可治可控的“慢病时代”。
白血病作为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,其治愈率始终是医学界与社会关注的焦点。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白血病治疗领域的临床数据、技术突破与循证医学证据,系统阐述不同类型白血病的治愈率现状,分析影响治愈率的关键因素,并对未来提升治愈率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,旨在
被确诊白血病的那一刻,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黑暗。“还有救吗?”“能活多久?” 成了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疑问。但其实,并非所有白血病都 “无药可医”。医学研究证实,这几类白血病堪称 “不幸中的万幸”,只要科学治疗,完全有机会实现临床治愈!今天就带大家揭开它们的 “神秘
白血病作为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,其治疗周期受疾病分型、危险度分层、治疗手段及患者个体状况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。本文基于国内外权威诊疗指南与最新研究进展,系统阐述不同类型白血病的治疗周期特点,深入分析治疗时长的决定性因素,并提出优化治疗周期管理的科学策略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作为血液科医生,我深知每个患者对“治愈”的渴望,有5类血液病通过规范治疗,治疗有效率已突破70%,部分类型甚至接近100%!早诊早治、科学干预是关键!
来自Wellcome Sange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合作者使用全基因组测序来研究BCR::ABL1——一种被称为BCR和ABL1的不同基因的异常融合,已知会导致慢性髓性白血病。研究小组调查了BCR::ABL1最初在血细胞中出现的时间,以及这些具有这种基因
5月14日,江苏吴中发布公告称,公司董事长钱群山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《立案告知书》,因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,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。
5月14日,江苏吴中发布公告称,公司董事长钱群山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《立案告知书》,因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,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。
导读2025年5月14日,全球首个特异性靶向ABL肉豆蔻酰口袋的STAMP药物阿思尼布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批准用于治疗新诊断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(PH+CML)慢性期(CP)成人患者。在CML迈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治疗时
没多少人愿意每天捧着药瓶子过日子。尤其是靶向药,动辄几千上万一盒,吃着揪心、停了担心。有人问:“医生,我的肿瘤都看不见了,还要继续吃药吗?”这问题别说你,我也常常被问懵。